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捕鱼达人网页版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捕鱼达人网页版

捕鱼达人网页版:身手矫健却又天生恐高

时间:2021/1/10 16:10:44   作者:   来源:   阅读:259   评论:0
内容摘要: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头雁,已插上互联网的强劲翅膀,覆盖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,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社会的运行轨迹和前行节奏。  人工智能闯入文学创作的疆场,已经呈现和将会展现怎样一番情景?讨论此问题,不仅有助于把握人工智能写作的特点和功能,更有助于从...
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头雁,已插上互联网的强劲翅膀,覆盖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,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社会的运行轨迹和前行节奏。

  人工智能闯入文学创作的疆场,已经呈现和将会展现怎样一番情景?讨论此问题,不仅有助于把握人工智能写作的特点和功能,更有助于从新的视角认识文学的价值与意义。

人工智能进入文学原野“开疆拓土”的不同景观

  人工智能写作目前已将蓝图变成现实,把一篇篇甚至一本本作品摆到读者和观众的面前。

  微软小冰2017年5月就出版第一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《阳光失了玻璃窗》;2019年3月,《华西都市报》旗下“封面新闻”数据研究公司的机器人开设“小封写诗”专栏;其他如IBM公司的“偶得”、清华大学的“薇薇”等,都是只要给出标题或图片,瞬间即可成诗的“快手”。有评论家断言:“人工智能写作是一面镜子,可以让人类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写作已经穷途末路,人工智能写作在倒逼人类写作。”

  放眼未来,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一些中低端的文学写作,但从当下各类机器人出产的作品看,似乎离这一步尚有不小距离。

  人工智能进入文学原野“开疆拓土”,虽然在诗歌、小说、散文等领地都曾尝试播种育苗,但只是在诗歌的田间地头洋溢收获的笑语,小说、散文等大片土地多半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实,可谓基本欠产,乏善可陈。

  究其原因,主要是人工智能对于比较格式化的文本,如商务材料、律师函件、新闻报道等能够手到擒来,或起码八九不离十。像新闻报道输入何时、何地、何人、何事、何因这五要素,智能机器人可以立马交稿。但面对小说、散文等无法依据固定格式炮制的文本,人工智能往往茫然无措。即便是颇有收获的诗歌“创作”领域,人工智能在现代诗与旧体诗的田垄,也是两种不同的长势和景致。

  就现代诗而言,机器人小封诗集里有一首颇受关注的作品《一只瘦弱的鸟》:“语言的小村庄/停留在上半部/那他们会怎么说呢/毛孩子的游戏/如果不懂/小小的烟告诉我/你的身体像鸟/一只瘦弱的鸟/回到自己的生活里/我要飞向春天。”有观点认为,“这首诗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有着典型的后现代性”,其“‘诗眼’在于开篇的两个字——‘语言’”,小村庄、毛孩子、烟、瘦弱的鸟这些原本没有逻辑关系的事物,正是通过语言建构起一种联系,“它具有元诗歌的气息,以一种反证的形式说明语言本身的不确定性”。

  这样的评价体现了对新生事物开放包容的态度,却多少有些过度阐释的轻率。此诗虽然每一行能够连词成句,表达复合词组的意思,但上下句之间基本是“前言不搭后语”,不仅缺乏内在的逻辑关联,全篇也缺失有机整体感。若将这首诗删去结尾或中间两三句,或者将其中若干诗句随意对调,仍然不失诗作的原有形态和水准。这基本是人工智能写作现代诗的普遍状况,即利用一些现代派诗作的词语陌生化组合、意象跳跃性拼接、诗意朦胧晦涩等特点,掩饰其不同程度存在的词不达意、生拉硬凑、条理不清等弊病。

本站所有站内信息仅供娱乐参考,不作任何商业用途,不以营利为目的,专注分享快乐,欢迎收藏本站!
所有信息均来自:百度一下(微信捕鱼豫ICP备05017658号-1